高端对话 | 当互联网遇上了“数字”
5月26-29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办,本届数博会以“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为主题,以“数据、智能、融合”为主题词,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GE数字集团亚太区总裁,首席商务官王春文先生获邀出席了其中27日的“工业互联网,产业新动能”高端对话,并发表““数化万物,智在融合,数造工业新机遇”的主题演讲。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陶长海致开幕词
陶省长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制造技术的产物,这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将对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也是推动贵州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贵州省将一如既往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刘杰致辞
在致辞中,刘杰局长提出了二点建议:一是加强多方联动。工信部与各地加强对接,建立部省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核心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实施、产业示范项目、扩大推广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属于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特别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还要优化产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强化基础设施。二是加强跨界合作,要加强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进一步将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优势发挥出来,以更开放、更多元、更务实、更包容的方式,推动两大主体深入合作,将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与制造企业的行业经验、专业经验紧密结合。
GE数字集团亚太区总裁,首席商务官王春文先生获邀出席“工业互联网,产业新动能”高端对话,并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上午好!非常容幸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和汇报GE数字集团在塑造工业新机遇当中的心得体会。六年前大家还没有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正如火如荼。GE在六年前提出工业互联网的理念,非常吻合我国正在推进的互联网+制造的国家发展战略。谈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可以看到,过去改革开放40年当中,制造产业不断提升,在质量控制、生产、技术、人员、资源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可是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是不争事实。生产成本涉及3个方面“人,料,机”。如果回想一下,过去30年通过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ERP等信息系统和科技的应用做到了两个点,一个是人,通过系统,智能产线,流程改造,包括机器人等,提升了人的生产率。另外一块是料,通过供应链管理,精益库存等,对料的控制和利用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有一块是我们都没有关注的,就是“机”。我们看到机器,所有的生产设备在中国土地上,有10万亿元的机器,10万亿元的机器正在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不管是服务中国市场还是出口。这10万亿的机会过去没有好好把握,这是我们的机遇,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这也是我们的议题。工业互联网真正针对10万亿机会,能够为我们国家,为生产基地能够产生颠覆性变革。
在数字化过程中,数字化颠覆性改变着每个行业推倒重来。很多上百年的零售店或者其他行业,都被工业互联网技术完全颠覆性打破。它不是从技术上打破,而是从生态以及商业模式上进行颠覆。回头看看,五年前、十年前没有想过出行的时候可以用手机APP就可以随时随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以前我们生产一台汽车,现在提供的是出行服务。如果有一个穿戴的手环或者手表,可以搜集到很多有关平常生活的数据,可是这些搜集到的数据对生产制造的手表来说没什么用,除非他变成一个医疗设备,或者是保险的企业,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每一天的生活习惯、健康情况,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全世界以及中国很多产业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发展阶段与核心科技要素是什么?过去一段时间来讲,有几个阶段。
1) 第一个,我们谈智慧生产,智慧工厂,这是生产智能化;
2) 第二个阶段,是设备数字化。机器设备每一天在运营当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果能提炼出来,能够知道机器本身的健康情况怎么样,而不是等它失效的时候,才做出响应措施,这就能针对刚才所说的全中国10万亿设备的经济能力,能逐步地、全面地释放出来。这对全国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长远的支撑。
3) 第三个阶段是知识自动化。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都是利用科技手段,让知识更容易被获取和应用,从而帮助到第四个阶段,就是产品服务化。
4)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和积累,制造企业可以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制造厂商,可以转换为盈利模式更高的服务厂商,实现跨界融合。刚才提到了,一个产品可以看成是移动的手表,可以是一个跨经济发展的机会,理念上的突破,跨行业、跨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在座各位怎么能跨界合作,让经济实力怎么能够更有效、更快速的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机遇。
下面我们来看下每个阶段的发展和应用。提到生产智能化,我们就会想到中国制造2025,工业4.0,那在生产线怎么智能化?我们认为有4大驱动力,包括“数字化工厂”;“先进制造“,“增材制造“和:“精益制造”。GE再2017年成了首个GE海外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对智能制造的各个应用进行探索,并将这些应用率先推广到了GE的工厂中。在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方面,GE是全球最领先使用3D打印的企业,GE航空位于阿拉巴马的工厂有30台3D打印机用于生产燃油喷嘴,这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首次批准的可用于商用飞机的3D打印零部件。
提到设备数字化,主要目的是“让机器说话”。我刚才说了,其实设备每一天都有大量数据产生,但却没有被采集和应用。全球大概有89%都是非计划性停机,这对生产来讲是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跟全球先进国家在制造方面最大的差距,我们如何推动不同的工业互联网的手段,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同时能接轨到全球呢?在GE数字化工业当中,非常看重资产,期待通过资产的绩效管理来为未来全球经济释放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能力。我们倾听机器的声音,了解机器什么时候有毛病,如何能更高效运营,就像体检能预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有问题,并如何预防一样。为此,GE提出了数字化工业资产服务模型,GE每天为客户收集和监测来自GE和非GE设备的10千兆字节数据,提供远程诊断服务涉及资产价值达到万亿美元。
在知识自动化阶段,技术层面,我们应该融合全球各个层面的发展。刚才谈到了人工智能,云技术,很多时候也是全球知识共融带来的精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如何让其释放威力,并为工业所用,这是我们大家都在探索的课题。2017年6月GE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人工智能公司Avitas,为油气、运输和能源行业等提供先进检测服务,降低25%的成本。
在最后一个阶段,产品服务化中,这需要我们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在现有业务模式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利用数据模型和数字双胞胎等,企业正在不断改变着资产维护和服务模式,在这背景下,跨界融合将会变成现实,生产厂商不再仅仅提供产品,或许产品背后的服务将会是主营业务,这是我们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不进则退,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因为这将是一场变革创新和勇气的竞赛。
GE致力于为中国打造的行业云,我们在电力、医疗、航空、制造等领域,在打造不同的工业行业云。GE以资产为核心,从供应链到运营、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上万亿资产的潜在经济能力,为经济发展带来可持续的、长远的动力。GE致力于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工业互联网是概念并不具备实际价值,除非我们能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能够释放经济潜在能力,并为企业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出更佳经营模式,释放出潜在的巨大商机,这就是工业互联网存在的目的。
源中国,汇全球,这是我们为中国打造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可以看到,每一年在中国采购超过60亿美元的不同产品与设备。2017年我们跟信通院签署了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如何共同制定标准,以及共同参与各个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等。
最后,我想分享下GE在工业互联网历程中的心得。技术是一个手段,技术不是结果,技术带来的结果需要通过人才来实现,人才就是我们的文化,文化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人接受颠覆性改变是很容易的,但文化的颠覆性改变很困难,越成功的企业文化越深,要颠覆越困难,我们期待在工业互联网上能与在座各位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共同合作,激发潜力,数造工业新机遇。谢谢!
融合·合作·共赢
扫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数据密钥开启基础设施现代化之门